党组织关系迁入、私人充电桩安装申请、建房审批……村民们办很多事情,都离不开村里一枚小小的公章。
近日,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义桥村,村民韩忠法发现,到村里盖章,不用担心因审批人不在而盖不上章了。让韩忠法惊喜的变化,要从一枚“智慧印章”说起。
(相关资料图)
线上协作——
用章更便捷
办理经营场所证明,需要村委会盖章。不久前,韩忠法来到了村党群服务中心。
韩忠法联系了印章管理员张炎,并说明了盖章事由。仔细审核了他提供的材料并确认符合盖章条件后,张炎在“浙政钉”APP“智慧印章”模块中上传了相关材料,并发起用章申请。随即,在外办事的村委会主任周海江收到提醒,远程在线审核无误后输入了用章指令。得到授权后,张炎按下“盖章”按钮,印章自动解锁落下,与此同时,一条用章完成的提醒同步发送到周海江的手机上。
不过数分钟,一张盖着村委会公章的经营场所证明便开具完成。虽然没见到周海江,却没耽误盖章审批,这让韩忠法实实在在感受到“智慧印章”带来的便利。
“以往盖章,并不是总能一次性完成。”韩忠法说,只要公章的经办人和审批人中有一个人有事外出,章就盖不了,大伙儿就要重复跑。
变化源于公章本身。
在义桥村党群服务中心,一台“智慧印章”设备十分醒目。机器上,除了摄像头、扫描仪等功能设备,还有3个电子套筒,分别对应管理党组织、村委会、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的3枚印章。借助物联网技术,平日里电子套筒处于“上锁”状态,收到用章指令后才可“解锁”打开。
“村里的公章若是由乡镇管,群众不方便,少不得要来回跑;而线上纯虚拟印章虽然可以留痕,方便规范化管理,但操作难度相对较大。‘智慧印章’集合了两者的优点。”萧山区义桥镇纪委书记方正表示。
2022年以来,萧山区已在义桥镇26个村(社)试点“智慧印章”系统。
“锁”在系统——
盖章更规范
过去,由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刚性制约,村级公章管理存在着监管盲区。
义桥镇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。2019年,某村村干部利用保管村委会公章的便利,将本该由村集体收回的老宅违规转让给李某,并在李某变更用电户主申请材料上加盖了村委会公章。2022年,某村村民凭借一份13年前盖有村委会公章的房屋征迁协议书,要求村里批宅基地盖房,而村里竟不知此事。
“智慧印章”的应用,给村级公章上了把“锁”。
盖章过程中,设备自动采集盖章的时间、地点、次数等关键信息,并会对盖章人和盖章文件拍照,所有这些信息都会加密上传至数据中心,自动留痕。萧山区楼塔镇大同三村党委书记陈华杰介绍:“‘智慧印章’系统将用章者、用章内容、用章时间等关键信息锁定并上传保留。使用印章时,系统会比对用章前后的内容,不用担心材料被调包。”
如今在萧山,借助“智慧印章”系统,村级公章使用实现了“审批、使用、管理、监督”的闭环。村干部手中的权力受到了更严密、更有效的监督。
“智慧印章”投入使用后,楼塔镇岩上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俞鹏注意到了村里的变化。
过去,俞鹏在筛查中发现,有公司营业执照中标注的注册地为岩上村,村里工作人员却不知情。有了“智慧印章”系统后,用章谁发起、谁审核、谁审批、谁盖章,一目了然,此类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。
同时,楼塔镇13个村(社)使用公章的合规性大幅提升。据介绍,截至5月,楼塔镇“智慧印章”系统的数据总量已达2.4万余条,村(社)党组织印章用印1793次,村(居)委会印章用印12670次,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印章用印9687次。因村级用章不规范引发的问题大幅减少。
“‘智慧印章’系统运行后,村里办事更规范、更高效,减少了用章不规范带来的问题。”萧山区监察委员会委员郭路超说。
数据集成——
应用更丰富
充分挖掘“智慧印章”集成数据潜力,萧山区持续探索“智慧印章”更多的应用场景。
萧山区河上镇对劳务用工等村级重要用章事项,从劳务种类、劳务人员等方面进行精细分析,对村(社)用工计划等进行优化,减少重复用工、无效用工等情况。
萧山区瓜沥镇将“智慧印章”系统中建房申请表数据与农民建房系统数据进行比对,比较盖章申请时间和地基开挖时间,强化对未批先建、边批边建、先建再补等违反程序问题的监管。
截至5月,“智慧印章”系统已覆盖萧山全区559个村(社),共176个用章事项被纳入监管,用章平均审批时长缩短了9小时,审批效率提高了97.42%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继续丰富‘智慧印章’的应用场景,使其在服务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。”萧山区委常委、区纪委书记、区监委主任周萍英说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09月09日 04 版)